Library Technology Guides图书馆ILS认知度调查2011

2012年1月28日,Library Technology Guides公布了2011年年度图书馆自动化市场认知度调查。本调查是从2007年开始的,今年已经是第五次,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用户报告对其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各方面的态度。

本次调查共收到了来自77个国家的2432个回复,其中绝大多数(1756)来自美国。关于被调查者的完整的统计,参见此页面。数据收集时间则是从2011年11月14日到2012年1月27日(也就是本调查结果公布的前一天)。本调查的参与者覆盖了市场上绝大多数主要的品牌,最终结果只显示了超过15个被调查者在使用的自动化品牌。因为其广泛的覆盖范围,虽然这个调查结果总体上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但是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图书馆选购图书馆自动化产品的一个参考。

调查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 对产品的总体满意度;
  • 对厂商的总体满意度;
  • 功能完整性;
  • 对客户服务的满意度;
  • 图书馆一般在哪里获得ILS产品的支持;
  • 图书馆有多大的可能从目前的厂商这里购买下一个ILS产品;
  • 客户服务今年比去年好还是差;
  • 图书馆有多大的可能选择开源产品;
  • 图书馆是否在考虑换系统;

主要的数据包括:

面向小型公共图书馆的Biblionix公司的Apollo系统再一次在多数问题(产品满意度、公司满意度、功能完整性、客户支持、和客户忠诚度)上排在第一。

在面向馆藏超过百万件册图书馆的产品中,Polaris排名最高,其次是Millennium。

一共有566家图书馆表示正在考虑换系统,在被考虑的系统中,Innovative的Sierra被提到的次数最多(88次),其次是开源系统Evergreen(87次)。【据个人途径所知,Sierra正在在国内推广,感兴趣的图书馆可以咨询Innovative上海办公室】

服务于大型和复杂的图书馆组织的产品,一些排名中游,一些则表现不佳。Millennium、Library.Solution和Evergreen是其中表现较好的;Aleph 500【其实我对这个系统的观感蛮好的,不知道为什么排名这么低】、Symphony/Unicorn、Voyager和Horizon这几个国内用得比较多的系统都排在几乎是最后的位置。

除了已经在使用开源系统的图书馆,其他图书馆似乎没什么兴趣去使用开源产品,即便它们对于现在在用的产品不怎么满意。【我很奇怪这个结论,尤其考虑到最近托管服务在这个市场很流行这件事】

一些结论:

被调查者倾向于混淆不同问题之间的差别,他们对一个产品的评价高,也会倾向于在其他问题里给这个产品/厂商高分。

小型图书馆产品的得分普遍高于大型图书馆。

在开源产品的部分,本次调查中图书馆对于开源产品的热情比上次调查有所降低。对于开源产品兴趣的平均分从去年的8.50降到了今年的6.34;图书馆对开源产品的满意度和对私有产品的满意度没有本质的差别。另外,独立运行Koha的图书馆满意度最高,LibLime支持的Koha在多项排名中排在最后。

在大型图书馆产品的部分:【本部分正好服务于本人在做的一件事情,所以会比较详细】

  • Polaris排在这类产品的第一(产品满意度7.77),而且在过去的调查中这个产品的得分一直很好而且稳定。而且只有不到2%的Polaris的用户表示在考虑换系统。
  • Innovative的Millennium排在总体的中上游(产品满意度6.88,比去年略微下降)。有31.22%的用户在考虑换系统,但其中超过60%都在考虑换本公司的Sierra。Sierra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系统,但也有人表达了对Innovative很高费用的不满。
  • 专门面向城市图书馆系统的The Library Corporation的Library.Solution平台的排名也很不错(产品满意度7.45),14%的用户在考虑换系统。
  • SirsiDynix的Symphony和Horizon取得了相似的成绩,产品满意度分别是6.18和5.91。两个产品分别有22%和54%的用户在考虑换系统,而且后者的54%中,只有不到一半是想升级到Symphony。【Symphony多少算是一个新系统,这个数据看上去挺可怕的。】
  • Ex Libris的Aleph 500和Voyager也得到了相似的成绩,产品满意度分别是6.28和6.07。Alma也是两个产品使用者普遍希望升级的系统。【就像在上面说的,我觉得在本土语境下,Ex Libris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Nalsi的分割线——————

参见:

LTG2010年认知度调查

Nalsi的西文编目笔记III:【翻译】2010年图书馆自动化市场回顾

 

 

 

#公共图书馆帮农民工网购火车票# 背景与实践

【背景资料,以防你不了解这件事】

铁道部在近日推出了火车票网购的方式,除了排队购买和电话预定之外,购买者还可以通过登陆www.12306.cn进行预定,然后通过网上银行(网银)付费。

不过网购火车票带来了很多问题,除了这个网站设计太糟糕,经常无法访问之外,也有很多人担心它会让无法接触技术的人群(尤其是,但不限于农民工群体)更难买到火车票,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技术鸿沟”。(一个原因是,网络和电话购票会早几天出票,这样传统的排队方式就变得很危险)2012年1月4日,一名在温州打工的农民工黄庆红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给铁道部的公开信,让这个问题一下被社会所关注。

——————Nalsi的分割线——————

之前在新浪微博上,图书馆开展帮助农民工买票的服务已经被零星讨论,比如@thiskidme的微博。但是图书馆员的一个普遍的担心是,如果是农民工,那么网银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东西,那么他们该如何付费?

今天看到了邱冠华馆长的博客,他也号召公共图书馆开展这项服务,并且图书馆技术人员应当开发小技术,帮助读者更方便的购买到火车票。当时我想,作为苏州图书馆的前任馆长,他的影响力肯定会引起从业者的更多的关注。但是我之后才知道,陕西省图书馆新疆图书馆都已经在最近几天开始了这个服务,它们的反应速度和服务意识让我不禁赞叹。而且榜样作用也有利于其他图书馆效仿(尤其是在我们这么一个缺乏勇气的社会里)。

陕西省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我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新疆图书馆在微博中(@新疆图书馆)回复,面对没有网银的读者,他们会使用图书馆员的网银支付,然后读者付现金给图书馆员。这当然就很好的解决了没有网银的读者的支付的问题。另外,新疆图书馆的微博中提到他们在1月7日帮助读者买到了5张车票。而且从搜索引擎可知,这两个图书馆的服务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对于邱冠华馆长博客中提到的技术人员开发工具帮助读者更快的买到票的问题,我想起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人用Firefox浏览器加上扩展,15秒就成功的买到了火车票的例子。我不确定图书馆是不是应该使用这样的技术【或许,如果谁仿照Michael Sanders开设中国版的“正义”公开课,这会是个不错的案例】,但是即便没有,让没有网络的读者买到票,也是在填平这个巨大的信息鸿沟了。

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公共图书馆(包括本人所在的图书馆)开始提供这个服务,虽然很多企业都帮助农民工集体购买返乡火车票,但是这种最好的模式终归不能覆盖到所有人。公共图书馆开展这个服务是一个帮助弱势群体,展现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机会。

另外一个问题是,开展了这项服务的图书馆如何让真正需要这项服务的人知道这个服务?我很好奇现在的实践者们都用了哪些宣传方法,但对于我而言,更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他们,直接告诉他们。

——————图书馆员能做什么?——————

好吧,图书馆员能做什么呢?

  1. 在微博和其他媒体上关注这件事(尤其是新浪微博的#公共图书馆帮农民工网购火车票#关键词);
  2. 告诉你单位中负责这个工作的同时和领导,号召他们开展服务;
  3. 宣传新疆图书馆和陕西省图书馆的案例。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参会记:报告篇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改制的影响,本次会议在学术上最多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而且比较恼人的是有蛮多报告其外广告其中的任溶。本人前后完整或部分的听了大概10几个报告【此处是本次会议的完整日程】,留下印象的寥寥。下面将简单分享三个我觉得有趣的报告:

————————报告的分割线————————

10.26下午 陈传夫:图书馆员职业化与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

本报告是最后一个大会发言。分会场里有一个也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可惜错过了绝大多数值得听的内容。

报告人上来就提出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大学图书馆中谁应当负责采访,图书馆员还是学科专家?【参见thiskidme在微博上的讨论】作为最后的结题,报告人认为专家负责采访时有诸多弊端的,比如内容的零散和不连贯。【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读到的一篇对于PDA的批评】因而专业的图书馆员负责采访是比较可取的。

除去这个局部的观点不论。专业化一直是我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人也许会觉得另一些人(比如我)把专业化看作是灵丹妙药,一贴即治。对我而言,即便如陈传夫教授所介绍的,全球范围的图书馆都出现了去专业化的倾向【一个最新的实例是编目精灵老师介绍的大学图书馆编目实践调查11-12】,而且虽然专业化当然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但它能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是我在本次会议上反复听到的一个论点。

报告人区分了职业认证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认为前者是基于图书馆员核心价值的考察,因而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在我的立场上,这件事很难判断。当然也许可以作为一个支持例证的,是近年来国外的图书馆新出现的职位,多需要一个人拥有除了图情之外的其他专业背景。

————————报告的分割线————————

10.27上午 李超平: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宣传与推广

本报告是第13分会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服务”中的第二个报告。

首先她解释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出现的背景。我想她这个介绍或多或少是为了回答之前一个提问人的问题:电子阅览室和公共图书馆的多媒体阅览室和共享工程的响应设置有什么区别。她认为,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共享工程是为了解决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农民读书难的问题,但是运动式的项目不足以解决根本的矛盾:基层的文化组织财力少,但是要面对更多的被服务人群。而相对于共享工程对于设施的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更多的是一个平台。对于它们和图书馆的关系,他们正在替代基层公共图书馆部分缺位的职能。对以上的回答,我难免会心生疑问,难道共享工程以降的项目不是新一轮的运动么?这些项目真的能够发挥作用么?

她认为,我们需要改变三个观念:

  • 建设图书馆还是使用图书馆哪个重要
  • 管理好图书馆和使用好图书馆哪个重要
  • 这样的项目是否仅仅是为了满足重点人群的需求

而利用率是基层文化机构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然利用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服务力、资源等方面。但是宣传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她提出两个宣传的策略:

1、依托共享工程的全国性的组织和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机制,进行全面性的推广:

  • 统一的Logo【并非不相关的,最近北京市的全体公共图书馆正在征求统一的Logo设计】
  • 广告:
  • 媒体宣传:要考虑实际的效果。
    • 宣传什么:
    • 向谁宣传:
    • 通过什么渠道?
  • 组织宣传推广活动:

2、面向公众开展推广活动:最好能够结合数字资源,让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体验。

最后的一个提问者提到了广告费用的问题。超平老师认为,广告主要是省级中心需要做的事情。另外,费用应当在初期进行规划。而且很多广告的方式可以是很省钱的。

虽然超平老师讨论的是公共电子阅览室这个特殊的建制,但她所讨论的很多东西其实都可以应用于更大的领域,而且一些论点深得我心。

————————报告的分割线————————

10.27下午 李超平: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研究:杭州图书馆为例

这个题目我前一段一直在关注,所以其实对国内目前为止收集到的三个案例更感兴趣。

杭图的研究就是超平老师和她的研究生共同进行的(说来很巧,我和这个同学在重庆的Lib2.0会议上住在同一个房间)。虽然并不鼓励盗版,不过还是很惊讶的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同学的硕士论文: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研究。之前我曾经在K师的某个ppt上看到了上图的这个研究。然后今天才知道石家庄图书馆也进行了这个研究,而且得出了蛮让人惊讶的数据。另外,目前这三个研究都只关注图书馆直接的经济价值。

虽然这是一种数目字的研究方式,而且已经形成了相当确定的研究框架,但是具体经济价值的评估实则受制于很多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是相当不稳定的。

虽然结论本身并不重要,但是这个研究计算出,杭图在2009年的投资回报率约为1.87:1。超平老师认为这个偏低的数字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国外的图书馆是集群式的。而集群式的图书馆(总分馆)可能会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数字。这个结论很有趣,值得进一步的验证。

另见:本人博客的相关内容

————————报道的分割线————————

会议报道:

网上中期: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召开

参会记: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下)

第二天议程我参加的是第一会场的讨论,多半是各个图书馆的个案陈述。笔记多是零散的,印象最深的是台湾国立台中图书馆(即将改名为“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的两位同仁的报告,原因之一是他们是很少见公共图书馆的案例。

国立台中图书馆的馆长吕春娇介绍了这座图书馆的一些基本的情况。

  • 即将成为台湾国家级的公共数字图书馆。
  • 作为一座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图书馆,目前已经开放虚拟的图书馆,实体的图书馆也即将开放。
  • 动用多种新技术(RFID、增强现实、体感装饰等),实现应用和展示的结合。(在他们新馆的六层大楼里,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区只占有一层的空间,其他楼层则强调用视听来呈现其他主题的内容)

另外,以该馆为中心,建立了台湾电子书服务平台【墙】,而这个平台则是同样来自台中图书馆的赖忠勤的报告的主要内容。根据他的报告,版本的转换问题是很严重的。另外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个界面的前端有一些蛮有趣的功能,比如tag和使用了书店分类的方式(虽然在后台仍然是图书馆分类法)。

另外,和主题无关的。菲律宾马尼拉大学的Rizal图书馆里也有一座没有书的分馆,专门用于学生的讨论。根据报告人说,里面有许多电脑,而且学生可以带着吃的进来。在流水账的最后记一笔,仅供参考。

————————————

本着虎头蛇尾的精神,这篇实在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