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图书馆讲座及参观记

5月29日旁听了在(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的一个讨论会。有两个内容,分别是台湾大学推广组的组长童敏慧老师主讲的《行销和推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几个新尝试》,以及活动赞助厂商Taylor and Francis的马岚同学主讲的《社会媒体对图书馆员的影响》。

之所以是讨论会而不是讲座,是因为主办方有意把这个活动变得更加互动,本来在两个报告结束后会有很大段的讨论环节。可惜最后时间没有控制好,所以还是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讲座,颇为可惜。对于这两个内容,第一个报告是极好的,里面有台湾大学在图书馆营销方面丰富的经验。对于第二个内容,我个人有点恐惧从宏观的角度讲为什么图书馆员应该要使用社会媒体(或者具体的社会化媒体服务)这样的题目,所以听得支离破碎,因而对于这一部分,下面不会过多介绍。

童老师开宗明义,一上来就定义了图书馆的公关(“PR 2.0”)应该力图通过图书馆员和读者的个人形象建立图书馆的品牌;图书馆应该实行分众服务;而且图书馆应该让用户参与进来。(对于最后一点,最近正好在翻译半本关于儿童图书馆的书,里面提到近来英国儿童图书馆的趋势之一就是儿童参与到图书馆的设计中;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设计中,无论是不是报告人这里的本意,我想这种意义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跑题了。)她举了很多案例证明图书馆员和读者的个人形象和叙事在图书馆营销中的应用,很有感觉的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出版物“In Our Own Words”(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这份宣传材料里面完全是用个人体验来现身说法,这样的叙事对于读者来说是更有吸引力的。(一个引申就是图书馆宣传片,清华大学图书馆做的宣传片“爱上图书馆”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别于那些无趣的政绩宣传片,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台大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趣的尝试,简单的记录如下:

让对图书馆使用的指南进入老师的课程中;

  • 建设数字课程和游戏:2009年推出了一款网络化的类游戏性质的“图书馆探索之旅”的在线服务,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2010年开始推出了现在的图书馆游戏,共12款:http://elearning.lib.ntu.edu.tw/ntul_game/open.html (台大图书馆数位学习网是图书馆数字学习的门户,网站做得非常漂亮),包含认识图书馆首页、分类法的排列、图书馆的vpn、图书馆相关政策、各类馆藏的位置、报纸资料库、有关期刊的使用……等各个相关的内容。【图书馆的游戏化 (gamification)是这几年美国图书馆学里面很流行的一个题目,一方面当然美国的很多公共图书馆,甚至也包括大学图书馆(比如最近的芝加哥大学)都提供了游戏馆藏和针对这些游戏馆藏的服务;但是“游戏化”这个词更多的是指如何以游戏的方式来设计图书馆的服务,或者是以游戏的方式来提供图书馆的体验。对于前者,目前最有名的一个案例可能就是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addersfield)柠檬树项目(Lemon Tree),这个项目把整个图书馆服务变成了一个游戏流程,你借书、还书之后都能得到相应的游戏奖励,以及游戏徽章;台大的图书馆游戏可以被视作后者。】
  • 台大新生的图书馆培训项目(“新生入门书院”):台大图书馆利用了台大入学培训的机会,在所有学生比如参加的3天入学workshop中开设了图书馆的课程。但是比较不同的是,他们坚持小班授课(40名图书馆员志愿加入授课);制作了专门的T恤衫以传递图书馆的形象;而且还在课程中辅以有趣的图书馆短片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 印制贴近学生和老师的图书馆手册:主讲人认为图书馆手册不宜无纸化,而应该实体印刷,便于学生的取用。另外在手册设计上,打破制式化的设计;强化图形和视觉设计;以人为主,有人情味;馆员和读者加入;从读者的眼光着手。另外对学生和新进教师的手册完全不同,后者强调强调图书馆如何提升个人竞争力,并且支持学术和教学;
  • 拍摄短片:台大在几年前邀请了歌手卢广仲改变了他自己的一首歌,拍成了很有名的《早安图书馆》的歌曲(视频的部分是图书馆员自己做的,我很惊讶台大很多这样的短片都是自己做的)。它们每年都会拍摄一个新的短片,比如第二年就拍摄了《明日的履历表》(墙内没找到)。主讲人特别强调了影片应该以建筑物和书为主角。
  • 扩展读者服务:比如利用图书馆购买的英语学习资源面向校内职员提供英语培训;图书馆员对校内教员提供信息素养(Endnote)的培训;也提供了面向民众的人文讲座等等。
  • 图书馆寻宝活动:并不是基于二维码的。

如果说有任何评论,那我只能说图书馆的宣传再强调也不为过(英式中文)。而且是很容易,但也很难的。

————————参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分割线————————

6.1日,再次承蒙常薇同学,得以参观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本馆和今年新建成的文科馆。

清华大学的本馆是一座非常有韵味的建筑,它的三部分分别是1910年代、1930年代和1980年代末建成的,但是三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了一起,毫无违和感。清华老馆中的书库美轮美奂,不仅馆藏丰富,而且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古朴。图书馆充满了古风,是一个绝好的学习的环境。

相比而言,清华的文科馆确实是有些逊色的。不过在文科馆惊讶的发现,它的各种文字的资料是混合排架的,这在国内没有国外背景的图书馆中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是绝无仅有的话)。另外,我很喜欢文科馆中透明的馆长/副馆长办公室,图书馆的运作应该是透明的。而且这座图书馆中设有专门的“通话区域”,读者可以在一个密封的走廊中接电话,而不用影响其他人。

另外,今天看到了清华图书馆中的图书馆猫。手机的相机不给力(本人是小米手机,不知为什么,相机效果很差),所以从网上找了一张图片放在了上面。

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参会记:报告篇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改制的影响,本次会议在学术上最多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而且比较恼人的是有蛮多报告其外广告其中的任溶。本人前后完整或部分的听了大概10几个报告【此处是本次会议的完整日程】,留下印象的寥寥。下面将简单分享三个我觉得有趣的报告:

————————报告的分割线————————

10.26下午 陈传夫:图书馆员职业化与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

本报告是最后一个大会发言。分会场里有一个也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可惜错过了绝大多数值得听的内容。

报告人上来就提出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大学图书馆中谁应当负责采访,图书馆员还是学科专家?【参见thiskidme在微博上的讨论】作为最后的结题,报告人认为专家负责采访时有诸多弊端的,比如内容的零散和不连贯。【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读到的一篇对于PDA的批评】因而专业的图书馆员负责采访是比较可取的。

除去这个局部的观点不论。专业化一直是我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人也许会觉得另一些人(比如我)把专业化看作是灵丹妙药,一贴即治。对我而言,即便如陈传夫教授所介绍的,全球范围的图书馆都出现了去专业化的倾向【一个最新的实例是编目精灵老师介绍的大学图书馆编目实践调查11-12】,而且虽然专业化当然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但它能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是我在本次会议上反复听到的一个论点。

报告人区分了职业认证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认为前者是基于图书馆员核心价值的考察,因而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在我的立场上,这件事很难判断。当然也许可以作为一个支持例证的,是近年来国外的图书馆新出现的职位,多需要一个人拥有除了图情之外的其他专业背景。

————————报告的分割线————————

10.27上午 李超平: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宣传与推广

本报告是第13分会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服务”中的第二个报告。

首先她解释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出现的背景。我想她这个介绍或多或少是为了回答之前一个提问人的问题:电子阅览室和公共图书馆的多媒体阅览室和共享工程的响应设置有什么区别。她认为,公共电子阅览室和共享工程是为了解决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农民读书难的问题,但是运动式的项目不足以解决根本的矛盾:基层的文化组织财力少,但是要面对更多的被服务人群。而相对于共享工程对于设施的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更多的是一个平台。对于它们和图书馆的关系,他们正在替代基层公共图书馆部分缺位的职能。对以上的回答,我难免会心生疑问,难道共享工程以降的项目不是新一轮的运动么?这些项目真的能够发挥作用么?

她认为,我们需要改变三个观念:

  • 建设图书馆还是使用图书馆哪个重要
  • 管理好图书馆和使用好图书馆哪个重要
  • 这样的项目是否仅仅是为了满足重点人群的需求

而利用率是基层文化机构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然利用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服务力、资源等方面。但是宣传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她提出两个宣传的策略:

1、依托共享工程的全国性的组织和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机制,进行全面性的推广:

  • 统一的Logo【并非不相关的,最近北京市的全体公共图书馆正在征求统一的Logo设计】
  • 广告:
  • 媒体宣传:要考虑实际的效果。
    • 宣传什么:
    • 向谁宣传:
    • 通过什么渠道?
  • 组织宣传推广活动:

2、面向公众开展推广活动:最好能够结合数字资源,让读者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体验。

最后的一个提问者提到了广告费用的问题。超平老师认为,广告主要是省级中心需要做的事情。另外,费用应当在初期进行规划。而且很多广告的方式可以是很省钱的。

虽然超平老师讨论的是公共电子阅览室这个特殊的建制,但她所讨论的很多东西其实都可以应用于更大的领域,而且一些论点深得我心。

————————报告的分割线————————

10.27下午 李超平: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研究:杭州图书馆为例

这个题目我前一段一直在关注,所以其实对国内目前为止收集到的三个案例更感兴趣。

杭图的研究就是超平老师和她的研究生共同进行的(说来很巧,我和这个同学在重庆的Lib2.0会议上住在同一个房间)。虽然并不鼓励盗版,不过还是很惊讶的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同学的硕士论文: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研究。之前我曾经在K师的某个ppt上看到了上图的这个研究。然后今天才知道石家庄图书馆也进行了这个研究,而且得出了蛮让人惊讶的数据。另外,目前这三个研究都只关注图书馆直接的经济价值。

虽然这是一种数目字的研究方式,而且已经形成了相当确定的研究框架,但是具体经济价值的评估实则受制于很多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是相当不稳定的。

虽然结论本身并不重要,但是这个研究计算出,杭图在2009年的投资回报率约为1.87:1。超平老师认为这个偏低的数字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国外的图书馆是集群式的。而集群式的图书馆(总分馆)可能会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数字。这个结论很有趣,值得进一步的验证。

另见:本人博客的相关内容

————————报道的分割线————————

会议报道:

网上中期: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召开

营销图书馆:ppt一则及其他

今天读了The Wikiman博客的维护者Ned Potter的一个ppt:Marke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a web 2 world(在网络2.0的世界里营销大学图书馆,但是显然,不止大学图书馆可以这样)。下面是一些记录:

#5-6 作者区分了营销和广告、宣传以及公共关系等概念的区别。虽然我不太认为如此细微的区分是有意义的,但是我认为作者对于营销的解说还是很值得注意的:“和你目标用户的持续的对话,它使用有组织、有策略的方式结合了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使用可以产生互动的网络工具直接和人们对话”。

#13-20 营销的原则

  • 1、知道你为什么使用这个平台:你在网络平台上开设账号,应当有意图和目标。
  • 2、不要野心太大:专注的做好一件事好过做许多件事但是都做不好。
  • 3、用正确的口气:“口语化但是不要过分的熟悉;友好但是不要过分的个人化;通俗而合乎语法;词句正确。”
  • 4、要倾听:
  • 5、融合各种媒体:
  • 6、让你的消息传播的尽可能广:需要做到“增值”才能让别人来参与

#26 算是一个图书馆一直遭到的批评:图书馆过分关注过程(比如功能、产品或者搜索),而非结果(比如对应的效果、服务或者发现)。

#54 作者特别强调了三个发展趋势:移动、地理定位和图书馆对未知新技术的采用。移动已经无所不在。下一张幻灯片引用了David Lee King的一句话:“好的图书馆网站应当伸到人们的口袋和包包里。”

 

Via: The Wikiman: Marketing libraries in a web 2 world

————————————————

营销确实是一个蛮老生常谈的题目(比如去年IFLA几乎同名的会议),但是对于俺们来说,可能再强调也不为过吧。

使用Facebook营销的最佳实践

今天在Read Write Web上看到了Facebook官方发布的“最佳实践指南:在Facebook上营销”的文件(Best Practice Guide: Marketing on Facebook)(pdf文件,14页,有墙)。

这个文件的第一部分是五个指导性原则,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营销的指导,不管你的机构在哪里进行营销,都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 社会性体现在营销策略的每一部
  • 创造出真实的品牌声音
  • 创造互动性
  • 培养关系
  • 持续学习

在这份文件的第二部分是机构可以期待通过Facebook实现的目标,包括:

  • 促进产品的发展和创新
  • 增加公众的认知
  • 发展品牌的特点和差异度
  • 增加访问量和销售量
  • 增加用户忠诚度,强化关系
  • 增加用户的推荐和口耳相传
  • 了解用户

——————结尾的分割线——————

via: readwriteweb.com: Facebook Publishes Guide to Social Marketing Best Practices

——————碎碎念——————

最近功夫网升级,在单位完全没办法翻墙了。感谢墙外的程同学帮忙下载了这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