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小组会前会参会记

今晨8点多出门,经过一系列换车,于9点半左右到达活动地点诗意栖居咖啡馆(强烈推荐)。发现还没有开门(昨天才知道这里10点才开门,后悔把活动举办时间设计的太早了)。然后在周围转了一圈,回来之后杨同学、Wang jing同学和石头同学陆续到达。然后等到了开门,进去,开始互相介绍。然后陆陆续续的其他的同学也都到了。(除了没到的,今天都到齐了)

然后本人现场演示了为了交作业的一个“泡泡糖”,简单(相当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心目中的网络图林和我们所仰慕的厦大饭团。

然后杨同学介绍了他的上海图书馆访问记(因为原文件实在太大,所以很抱歉我上传之前删掉一些图片),中间出去接了一趟电话,错过了一些内容。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些图书馆在局部采用把书的封面朝向读者的展示方式了;还有一些比较人性化的标示。(还看到一张金妮同学的学科馆员名片)。然后betsy同学用照片介绍了她刚刚进行的柬埔寨之旅。

咖啡店老板有志于建立一家实体的图书馆,她谈到了她们在做的“藏书阁”活动。这个活动的主旨很有趣:消灭烂书和盗版书。简单说来,这个活动就是一些人进行的图书交换和读书交流活动。虽然她对于一般的“图书馆”的业务并不了解,甚至于有很多作为一般社会的误解(比如“图书馆的书都是免费得到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她们在做的活动就是图书馆。我并不否认图书馆至少在我们当下的环境里应该是一项国家事业,但是这种完全2.0(是根据每一个人建立起来的)的活动我是很欣赏以及支持的。提供一个阅读的平台,鼓励人们阅读,并且增加人们的社会交往,这不就是我们图书馆应该做的么?(当然我不否认,图书馆还有更多的职能)

然后石头同学谈到了她们在做的贫困学校图书馆的分类问题。因为系统提供商在考虑分类的问题,现在他们有两种想法:一是采用简化的中图法,一种是完全采用书店的标注方式。我个人之前是绝对倾向于后一种的,因为后面的方法显然远为亲近于用户,而且她们的书显然并不多(每一座学校都从几千册到2、3万册不等)。但是今天在交流中意识到,作为一种标记方式,中图法无论如何是一个成熟的体系,可以提供前后一致的实践,这个优势也很大。只是不知道是否能用中图法进行更加亲近于用户的排价。我想或许是可以的吧,当然需要负责人进行更加周密的打算。

关于小组日程:最后决定每个月进行一次。根据地转移到“书社会”的小组里(我们也有个msn群,需要msn2009以上的版本,感兴趣的联系我——“书社会”点击此注册)。每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和主题都在事前决定。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准备一些分享的内容(题目、时间不限,最好带“泡泡糖”),请提前一周告知你的题目。

下次活动暂定在2010.1.9进行,地点不变,时间在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