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Remember OPAC Suckiness

原文链接:http://blogs.talis.com/panlibus/archives/2009/09/remember-opac-suckiness.php

作者:Richard Wallis

译者:Nalsi

 

大概是三年以前,这个概念非常流行。Karen Schneider甚至在ALA TechSource博客上写了三篇系列博文探讨OPAC是怎样烂透了的,在这些文章中,她列出了OPAC的糟糕之处以及它需要改进的功能。Karen并不是一个人,Jennifer Macaulay2006年的这篇博客提醒了我们这一点。


你可能会奇怪我为什么又想起这件事。我正在准备一个发言的内容,然后我注意到我正在截屏的两个网站竟然如此不同。第一个网站是一个传统的网站,它比其它任何网站都更能提醒我们,图书馆远远的落在了其它网站的后面。如果Amazon像我们传统的OPAC一样糟糕用一个有趣的外观接通了Amazon.com网络服务,这个网站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avid Walker建立的,它的意图是让这个众人皆知的网络书商看上去一直拥有我们图书馆系统的样子。直到最近,这个界面都运作良好。不幸的是,Amazon的网络服务最近有了变化,这个网站在点击几次之后就有问题了。(如果你关注David,你知道他想不想修复这个网站?)


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RSAMD)最近推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界面,我正在比较这两个界面。比较这两个界面,我们就会知道OPAC(如果我们还应该使用这个名字),以及更重要的,图书馆员改进OPAC的抱负,在过去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已经到达彼岸了么?研究Karen2006年的列表,你会发现上面的许多事项都已经是所谓的下一代OPAC的标准了,比如说相关度排序、拼写建议或者分面检索,所以我们正在路上。就像在RSAMD的界面上看到的那样,图书馆搜索的界面现在已经能够位居整个网络上最好的网站之列了。

当然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我们现在是否还需要关注一个目标网站,图书馆的目录就建立在这个网站上,或者我们视野要更加开阔,研究整体图书馆在网络上的表现如何成为整体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的答案是二者得兼。赏心悦目的目录界面应当成为我们的常规,而不是供我们欣赏或者研究的特例。而且,无缝的传送图书馆服务,让这些服务成为我们读者网络体验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我不知道三年后,我又会看到怎样的对比……

————

译者按:我没有作者那么自信,无论如何。也许从局部来看,某些OPAC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OPAC停留在n年前的状况中。

但是作者的结论确实是没错的。

【翻译】OCLC报告:联机目录:读者和图书馆(一)

下载地址:http://www.oclc.org/reports/onlinecatalogs/default.htm
图林中文译站:http://www.libspace.org/archives/online-catalogs-what-users-and-librarians-want.html

执行总结

终端用户对于网络的期望以及他们在网上的工作实践决定了他们是否使用图书馆联机目录。目录的界面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录数据的质量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影响了读者以及图书馆员和工作人员对于目录是否有用的判断。OCLC成立研究小组,进行一次全面的、基于事实的研究,以理解目录数据的“质量”都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本研究的目的是:

l
识别并且比较目录的终端用户以及图书馆员对于数据质量的预期。

l
比较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员对于编目数据质量的预期。

l
提出增强编目数据质量的建议,这个建议要考虑到终端用户和图书馆员两方面的看法。

读者如果想要明确哪些要求能够改进编目数据,他们会发现这份报告有助于他们获得构思。读者如果想要在下一代的图书馆目录以及ILS中,贡献、吸收、整合、同步或者关联不同来源的数据,也会从本报告中受益匪浅。

经过选择的核心的观点:

l
对于期望的资源,用户获取的体验和发现的体验相比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l
用户依赖并期望增强的内容,包括概要/摘要以及目次。

l
高级搜索的选项(支持分字段的搜索)以及分面帮助用户精炼搜索、导航、浏览并管理数量大的结果集。

l
终端用户以及图书馆员希望的数据目录质量加强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别。

l
图书馆员和工作人员与终端用户一样,都是带着目的使用图书馆的目录以及目录中的数据的。终端用户通常想要找到并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图书馆员和工作人员通常是完成他们的工作。图书馆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影响了他们对于数据质量的偏好。

l
图书馆员对于数据质量加强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于目录准确性以及目录中结构化数据的重视。

结果反映了两种现实中的信息组织的方式——一种来自图书馆,另一种来自网络。图书馆员对于数据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他们专业经典原则的影响,而终端用户对于数据质量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流行网站上信息组织的方式。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两个世界中最好的部分整合起来,扩展图书馆联机目录质量的定义。

本报告的结尾提出建议,我们应当在数据质量计划中平衡终端用户和图书馆员对于联机目录的希望,继而,我们提出了一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翻译】变革来自于民俗

变革来自于民俗

Posted on 01/16/2006 at 05:38:39 PM by Karen G.
Schneider 

 

Teresa的博客介绍了北卡州立大学(NCSU)的图书馆目录,我激动的读完了这篇文章。这个成就是集成图书馆系统发展的重要一步,而且NCSU
的图书馆目录结合了检索和浏览、还结合了强大的搜索引擎,无声的谴责了绝大多数图书馆花了大价钱才买到的图书馆系统,这些系统可悲的笨拙,我们因为不知道
目录可以设计得更好,当初才买了这些系统。

 

至高的存在啊,我们在你面前下跪

绝大多数集成图书馆系统都跟不上搜索引擎的哪怕是最初级的发展:相关度排序、拼写检查、联想搜索(自动断词)还有灵活的选择项,这件事让人惊讶。而图书馆没
有进行创新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个专业的领先者,所以我们就不能跟上潮流,并且使用工具来实现用户们所期望的功能。只要我们能够发动图书馆!“安德鲁老大”(Sir
Andrew——即Andrew
Pace
)有一个绝妙的圈子。但是我颤抖着说这句话,因为安德鲁是一个伟人,我在许多会议上都不得不坐在他的旁边——但是NCSU的图书馆目录尽管已经如此之好了,它仍然有很多旧时的限制。

 

第一个限制就是这个目录依赖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主题词表(LCSH),把这个主题词表作为主题检索的结构。他们处理主题词表的方法我很喜欢——把LCSH的链接作为关键词搜索来处理——但是这仍然是LCSH呀,所以这就仍然是一个让人费解的语言,应用起来代价很大,而且这些主题词对于他所谈论的单件来说,要么太宽泛了、要么就太狭窄了。我把LCSH看作是一个单件级别(item-level)的语言,而网络上的绝大多数词汇表——就是图书馆的用户
和编目相抵触的地方——根据的都是收藏级别(collection-level)的语言。你的典型的Flickr的收藏比起绝大多数根据LCSH所组织的
单件都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描述,单就LCSH的术语来说,我从没听说任何一个图书馆的用户想要一本“烹调术”(cookery)的书。

 

在这儿,猪,猪!

 

NCSU图书馆联机目录的团队就是在用现有的东西在工作,而且包括了一些加强“根据LCSH检索”的熟练的操作,但是作为一种检索的语言,LCSH意味着猪仍然穿着那件衣服。

 

NCSU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它的链接目录仍然是索引,还不是全文检索的搜索引擎。图书馆的用户——尤其是不太熟悉之前的技术的年轻用户——使用图书馆的工具(比如图书馆主页以及联机编目),期望得到像Google、Amazon、A9、AskJeeves、Technorati、Google图书搜索这些全文检索工具已经提供的功能,而成千上万的其他全文搜索的工具都能迅速满足他们的需要。

 

但是图书馆的应用——也包括NCSU的目录——仍然遵循过去用户行为的概念模型,这还是在过去的卡片目录时代的用户行为模式。用户们现在想要全文,但是我们给他们元数据。他们说我们的工具是残缺不全的,他们是对的。

 

我并不是要低估NCSU对于改进目录的巨大成就。我是想说我们刚刚才理解,我们要做什么才能重新思考21世纪的书目检索和书目控制。但是即便是我们理解了我们要做什么——我相信Andrew几乎比图书馆界的其他人都更理解图书馆目录的不足——我们需要更多、更快的工具才能实现变革。


骑士来临

 

幸运的是,本周也出现了一份会深刻影响到图书馆界的报告。我对于UC报告的唯一的抱怨就是,这是一份极大无比的pdf文件,如果要在网络上阅读和讨论,简单的HTML格式会更有用。

 

但是我不能抱怨。这份报告提到了问题、信念甚至于基于事实的数据,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大声疾呼图书馆目录彻底不能满足用户们的需要,这些事情是我们这些人都已经很熟悉了。

 

在对于“BSTF”的早期分析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来自于Lorcan Dempsey,他的博客Lorcan Dempsey’s
weblog
富有魅力,他曾经在这里写过一篇长文
(这篇文章我评论过两次了)。但是我希望能成为第一个评论UC报告的人,这份报告中最要的部分是它指出,重要的是满足用户和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固守图书馆员和他们长期以来的实践和习惯。

 

Fiddling with Em Dashes While Cyberspace Burns

 

BSTF相当激进,毫无保留。“在过去的十年间,网络搜索在各处都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有效,只有图书馆编目是个例外。”它说,继而引用了“BSTF诵歌”:“用户们想要立刻得到满足。”

 

我惊讶:学术机构起草的报告真的需要提到“满足用户的需要”么?我读这份报告的时候还惊讶了好几次。

 

BSTF
说,图书馆系统已经落后于Amazon、Google和iTunes了,它强烈批评提供“破碎的系统来让人们检索出版的信息”的做法,它举出了全文检索的
例子,它还说传统的采编流程不足以满足用户们的需求,而且入不敷出。BSTF颠覆了传统。报告建议:“考虑只在名称、统一题名、日期和地点使用受控的词
表,放弃为书目数据的主题词使用受控的词表(比如LCSH和MeSH)。”

 

至少就传统的学术标准看来,BSTF是期待标签和民俗分类法的:“我们将继续关注当前对于社会标签、民俗分类法或者相关内容的试验,如果能够证明它们是有价值的,我们会考虑添加这些功能。”

 

对于我们创造元数据所花费的钱和时间:“除了图书馆员自己创造的资源描述,我们也可以从经销商和出版商那里获得元数据,或者从数据中自动生成,或者由用户来
创造……图书馆员创造源数据的费用高得惊人,所以我们应该只把这种源数据用在对于目前以及未来的研究确实有价值的地方。”

 

“证明有价值”这个说法应当刻在石头上,搬到ALA仲冬会议的会场上。这个说法隐含了UC未曾明说的看法,当前一些重要的图书馆的做法既不是由事实推动的,
也并不符合网络环境的逻辑。但是这份报告里的内容比这多得多,从反思怎样著录丛编到号召目录实现FRBR化,不一而足。(果壳中的FRBR:一本相同的
书,我们不应该给读者提供两条数据,这样他们会迷惑)我们应当公开我们的元数据——而且,我们也不要受到它的限制。

 

 

在我们这样分化的世界里,目录应当支持所有的语言(或者,如一些人所说的“非罗马文字”)。应当整合你的资源,不应该把有限的资金分散用在几个重复的图书馆系统上。应当把钱花在内容以及用户的成果上,不应该把钱花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死了的树状目录上。应当努力发展一个搜索框的目录。这个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我们应当变革,而且我们应当迅速开始变革。我们已经承担不起我们旧有的实践了。

 

我最喜欢BSTF的一点就是,它认为用户才不笨。实际上,用户相当聪明,而且也不会责备图书馆搜索的缺点。大略上,图书馆和信息科学都没能从用户中心的角度分析并试图解决其本身工具的限制。但是这个团队是用户的英雄,于是写出了这份勇敢的报告。

 

————

 

译者的话:UC的报告是我近期读到的最让人激动的东西之一……所以找到了这篇文章来翻译一下。不过这篇文章,包括OPAC2.0,已经过去三年了……

 

 

图书馆OPAC用户调查一则

王绍平;
汤莉华:
OPACvs搜索引擎——从上海交大看我国高校师生的信息获取行为.
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 2008(1)

材料收集:2006年10-12月,图书馆主页,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以及老师273人

收集资料的途径绝大多数人通过网络查找图书馆数字资源(49.8%)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网络资源(39.9%),很少人直接去图书馆索取资源。(读者追求省力)

使用OPAC的频率(标准是什么?):经常使用(61.5%)、偶尔使用(26%)

检索途径(可多选):题名(89%)、著者(41.4%)、主题词(37.7%),其余都不足5%

OPAC是否能满足需求:总是(5.5%)、经常(69.2%)、偶尔(23.8%)、从来没有(1.5%)
搜索引擎是否能满足需求
总是(12.1%)、经常(60.8%)、偶尔(26.7%)、从来没有(0.4%)

图书馆相对于搜索引擎的优势专业资料的集中(65.9),其余资料丰富、检索获取方便、资料组织有序都在10%左右

对搜索引擎命中无用资料的容忍程度:能容忍(48.4%)、不能容忍(51.6%)

OPAC的便利程度方便(100%)、不方面运行速度慢、不方便途径检索设置不合理

————

这个调查的结果自然无可怀疑,但是我觉得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还是挺值得考虑的。

比如,在绝大多数人都不通过OPAC来检索资源的时候,得出绝大多数人都经常使用OPAC的结论是否有意义?

另外,我很难相信所有人都认为OPAC是便利的,或者最多只能说明,关注图书馆首页的人,而且愿意在图书馆首页上作这个调查的人(毕竟总数只有200多个人)确实这么觉得也说不定。

搜索引擎和OPAC满意度的对照很有意思,在将近三年前,这出这个结论也不算令人吃惊,但是现在呢?

这个结果可能完全没有典型意义就在于,这是一个在大学内进行的、而且完全是用户主动才能参与的调查。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毕竟没见过更多的国内的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