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发现技术的影响:报告及思考

英国两家图书馆领域的非营利性机构UKSGJISC日前合作发表了报告《图书馆发现技术对于内容使用的影响》(87页,PDF文件)(Assessing the Impact of Library Discovery Technology on Content Usage)。这份报告试图分析图书馆的发现技术(以下简称RDS)——其中包括链接解析服务(link resolver),以及网络级的资源发现服务——对于学术资源使用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和厂商对于这些发现技术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其结果可以作为图书馆投资这些服务的参考。

毫不意外的,报告发现发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使用得到了大大的普及:本次研究中77%的被调查者已经在机构中部署了发现服务,另外11%的机构在准备这样做。

但是我本人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研究中揭示的RDS对于图书馆资源使用的影响:电子书的使用量因为RDS产生了最明显的增加,而电子期刊的使用则比较小。但是在这个总体的趋势之下,使用量的改变同时收到了诸多因素(无论是系统的选择,特定的服务商的特定的数据库的特点……)的影响。

同时,根据这份报告的结果,使用量的增加并不是图书馆选择使用RDS的最重要的原因,图书馆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单一的搜索界面、以及检索界面到全文资源的连接。当然,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发现系统的主要受益者是本科生。另外一个结果是,图书馆往往并不分析这些RDS的使用情况。

其他结论不计,我认为上面的结论其实是一个很诡弔的局面:图书馆领域(似乎无论地域)似乎太安心于低头花钱,而不是去预先评估这些产品,以及在产品部署之后对产品的使用进行评估。

这让我想起,在2.0的时代,一些图书馆会在OPAC 2.0部署之后比较一年之前和一年之后的使用数据(比如编目精灵老师介绍的Huddersfield大学图书馆的数据)。而且情况往往是在新系统采用之后的一年,数据会比前一年有很大的增长。(然后这个系统就会被当作“成功故事”加以宣传。)我当然觉得这样的评估是很有价值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应当是被大大鼓励的,图书馆也当然需要积极分享成功故事来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并且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但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系统再往后的使用量如何呢?而且超出了使用量(在评估上我们可以管使用量这样的数据叫做output),这些系统对于用户对于图书馆的认知、对于用户的学习乃至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想对应于output,很多后面的问题被称为outcome)?在图书馆的项目管理中,这些问题都是不仅仅需要被事后评估,甚至于需要在项目的开始被预想的。

我并不认为这个报告在output-outcome的分类法上更近了一步,但是在匆匆读过这份报告之后,我更觉得我们评估技术对于用户本人的影响是一件非常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