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L2010:Marshall Breeding论ILS现状

CIL2010(Computer in Library)会议正在维吉尼亚州的Arlington召开。

会议很精彩,博客、Facebook或者Twitter上有大量报道。

Libconf博客介绍每一个presentation的内容。读到了其中Marshall Breeding关于当前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状况的介绍。他介绍的背景来自于Library Techonology Guides上一年一度的对于图书馆集成系统满意度的调查

2009年的调查(Perception 2009)收集了2000多份回答。答案呈现高度的分化,人们要么非常满意她们的ILS,要么就是非常的不满意。有趣的一点是图书馆对于私有ILS产品(proprietary ILS products)的满意度高于开源的产品。(而且开源也并不更节省,虽然我是先定的开源支持者,但是其实我现在有点迷惑开源到底有怎样现实的意义)另外一点是小图书馆对于产品更加满意(因为需要的功能少)。

他提到这次调查中满意度最高的是一个叫做Apollo的服务。之前从没听说过。于是Google了一下。(补充:精灵老师在去年的云计算年会上介绍了这个服务,可是我完全没印象了。囧啊……)

它的主页上有一些基本的信息描述。它是由Biblionix公司开发的一个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它包括完整的ILS功能。另外除了ILS本身,它还提供另外三个服务(它们被很诗意的命名为Muse):互联网服务套件、数据库使用跟踪器以及馆际互借系统。

根据Perception 2009,这家公司的用户还远远没法和其他一些更知名的产品相比。根据LTG上的Map of Library的显示,使用这一服务的全都是公共图书馆。不过Koha正在成为编目界的一个热点,云计算也正在从概念逐步成为越来越多人眼前的现实罢。

在Breeding的Presentation的最后,他谈到了现存的三种ILS:

  • 渐进型的(传统的):目前仍然占统治地位,而且短期内不会消亡
  • 革 命 性的:他列举了Ex Libris URM、Kuali OLE和OCLC WorldCat Management System这三个产品。(前两个待查,最后一个是云计算)
  • 开源的:Koha、Evergreen和Kuali OLE(还没有上市?)

他最后指出,图书馆系统需要“开放性”。而且,图书馆系统一方面需要提供一站式的搜索,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提供更精确、更受控制的搜索。

via: Libconf: The
Library Automation Landscape According to Marshall Breeding

————

David Lee King: CIL2010: The Global Library Automation Scene


Nalsi的九月上海游记. Part 1, “云计算与图书馆”

乘坐D321,早上大概730到达上海站。下了火车,发现天很热。

乘地铁1号线换5号线到东川路站。下车的时候已经接近845。在地铁站打一辆车,到上交大的南门。表上是9块钱,可是我身上没有零钱,所以给了司机一张100,他把所有零钱都给了我,数了数,是85块。走进学校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学校里有两个图书馆,后来经过很大一番周折(此处郑重感谢顾晓光同学),迟到了几分钟终于找到盖得很华丽的交大图书馆。

走进会场发现会还没有开始(几位专家堵车了)。第一眼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因为我开始关注图书馆博客的时候,老槐已经停博了)老槐范老师,然后又相继看到Keven和精灵老师,很激动。

然后会议开始。馆长致辞,忽略不谈。

第一个presentation是上交大的李明禄老师,他从一个比较一般的角度介绍了云计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然后迟到的李国新老师补充了一个致辞。他提到云计算如何能够有助于共享工程,这个问题在一天会议的最后又被重新提起。

第二个主讲人是孙卫老师,这一场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一件事情就是精灵老师的博客里面也提到的:互联网是天,天上的一组一组的应用就是云这个比喻。他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看法就是,他义正辞严的表示:私有云不算云。(而且他还反复提到图书馆应该提高效率,重视节能)

第三个主讲人是Calis的总工程师王文清。对于我来说,他的内容过于细节了,而且口音也实在太重,所以听得比较离散。

下午回来之后是胡老师的云计算@图书馆,这个presentation秉持了她一贯的高水准和个人风格。里面介绍了很多云计算的实例(虽然其中一些可能会有人觉得不是云计算——想到,对于我来说,李明禄老师把邮件服务或者搜索引擎也算作云计算虽然可以接受,但总是怪怪的),而且惭愧的发现其中很多实例我都没听说过。

最后一个主题发言是自称“为了搞活气氛”的赵亮老师。这是很棒的一个ppt,提出了一些总体上的问题。

在后面的自由讨论时间,我对于范老师的一个看法记忆犹新,就是说云不是用于大型图书馆的,应该用在基层的图书馆(比如乡镇图书馆或者中小学图书馆——下午一开始,他在李文清老师的发言之后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他问Calis是不是有计划把他们的服务覆盖到中小学图书馆)。这种“图书馆不应该单纯为技术而技术”的态度让我很赞叹。

 

 

关于我的立场。在不那么技术的角度,我是带着一颗追星族的心走进会场的,能够听到精灵、老槐、Keven或者萧德洪馆长这些大名字的意见并且见到他们本人是非常让人激动的。(当然,后来发生了更让我激动的事情……)

在专业的方面,我的立场可以归纳为“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领域的、支持技术的从业者”的立场。一方面,会上谈到的地点包括上海、苏州、厦门、重庆,北京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技术方面的缺失是非常让我遗憾的,虽然这件事本身也需要我以及我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就像老槐所说,技术是为了让图书馆改进服务的。在云计算这个问题上,对于我来说,中国的图书馆谈论云计算(当然除了最基本的应用层面,也就是孙卫老师所说的D层之外)基本上还是纸上谈兵(虽然理念先行也是我赞同的一个看法,但是对于总体环境来说,还是实例更有说服力)。我个人当然无限期待能够开发出具体的实例,或者是对外国实例的译介。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有另外一个困惑,就是云计算是什么。在自由发言的时候我感觉尤甚,人们在谈论的“云计算”可能是不同的事情。显然云计算存在着不同的层次(Iaas/Paas/SaaS或者孙卫老师区分的四个云层),对于当前的图书馆来说,进行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应该是不难的,而且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展2.0的服务,他们自然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云计算的应用(即便是不经意的)。但是真正比较困难的是更高层次的内容,比如图书馆是否应该搭建云,或者图书馆是否应该把自己整体的系统/数据放在云端。

参见:

编目精灵: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参会

西望图腾:上海参会记(六):上海交大云计算会

数图研究笔记: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落幕

iLab与图书馆会议纪要

本次会议的PPT:http://it4l.dlresearch.cn/node/124

Nalsi的九月上海游记. Part 0, 序言

名义上为了参加“云计算与图书馆”的会,实际上也是为了重访这个上次留下了极好印象的城市,Nalsi在9月重新来到上海。

当然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次也是本人的很多milestone。

所以敬请期待接下来的几次游记吧。

————

参见:


Nalsi的意识流体上海游记 (一)

 


Nalsi的意识流体的上海游记 (二)

 


Nalsi的上海游记 (附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