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之后的一些想法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彻底的参与一次美国总统大选(虽然我对4年前的那次大选的记忆已经很浅了),从一开始的初选就在密切的关注,虽然后来因为Sanders的出局我的关注不再很密切,不过因为这次选举太过特殊,所以最后仍然不免有很多深切的参与和体会。

站在我目前的立场上,我依然想说,无论是图书馆事业、学术圈、还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们是没办法脱离政治的(关于第一点,推荐一下我几年前写的一篇小文)——在这里,政治指的既是大写的Politics(即国家、征服层面的政治)也是小写的politics(即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政治)。我并不认为民主制度总是好、无条件的好,但是我认为至少在政治的前一个维度上,有责任的公民是需要积极参与、而且有自己的独立的立场的。因为政治和我们息息相关。

回到这学期一直在读的STS(请参考本人的上一篇日志,虽然我的读书笔记持续跳票中),政治贯穿在科学研究的每个角落。福柯认为政治是权力的中心,而后者贯穿了他的科学技术研究叙事。或许是他在这个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也是他后期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生命权力”(biopower)指的就是政治权力如何超越了我们每个人对于我们自己生命和身体的控制。而在另一个研究的方向上,Langdon Winner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技术对象(technical artifact,但在STS的领域,artifact值得是任何非人的对象,比如技术系统、或者物品)是否存在政治属性?”(Do objects have politics?)(Winner, 1980) 在STS领域或许最有影响的理论行为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甚至认为所有的政治都并不超脱于人、物之间的互动,所有的政治就是人和物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被扩展之后的效果。

让我想起这件事的原因是今天STS课上对于昨天大选结果的讨论。一点都不意外的,我们班上的同学普遍都是支持民主党的。有两个同学甚至于表达了很强烈的悲伤情绪。关于这件事,国内网络的环境似乎很喜欢“天真的、或者愚蠢的白左”这样的叙事。我当然认为当前美国如此撕裂的民意显然不是一边的错——我也听到很多教育程度很高的人会用愚蠢、愚昧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另一边的人,我个人并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但是如果说都是另一边的错、都是因为另一边的傲慢或者愚蠢那也显然并不是事实。当然人们选择一个候选人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今天我们班上一个一直需要特别的药物的同学(忘了她得的到底是什么病了)谈到她显然没办法接受新任总统会废除奥巴马的保险计划,因为这会极大的提高她的生活成本。另一个年纪比我大很多的大叔也谈到在他更年轻的时候,他会系统的追踪每一个候选人的每一个政策,来决定他到底要支持谁。政策,对于这个国家的很多人,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这并不是一句屁股决定脑袋就能盖棺论定的事。

前两天在知乎上读到一个对于这次中国一部分民众对于川普同学的态度和美国一部分民众对于他的态度如此不同的阐释(当然,我这里故意选择了这种叙事方法,好让这件事情被更好地放在情境里,让这个问题本身变得荒谬),大意是对于美国的这部分民众,他们已经生活在了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他们的现状已经不再为发展这件事情担心,而更多的是需要去反思现代性对于人性的破坏。而在中国,官方的意识形态和很多人都依然生活在现代性的巨大影响下——我们在乎第一还是第二、我们在乎GDP、我们在乎物质的利益、我们不那么在乎人性。我并不认为这是故事的全部,我不认为任何现实存在所谓全部的故事,但是这个理论是能够阐释我所看到的一些事情的。

最后的生活昼夜颠倒,夜半醒来,兴之所至写下了这段不求全面但是发于心的东西。仅供各位参考。

最近在做的事

久疏这个博客了。

之前打开这个博客,甚至发现这个博客不知道为什么已经没办法编辑文本了——感谢钱老板让这个博客又能够重新运转起来。

————————Nalsi的分割线————————

如果你还不知道,我已经在美国5个月了。目前在雪城大学读MLIS(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

很忙,或许确实很忙,或许也只是我自己的认知。除了上课之外,我还在:

    被各种各样的作业压死;
    做我们学校的FA,给两个教授每周一共干20个小时的活(之前主要是HTML、XML、XSLT方面的事情;现在开始进入Python和数据库);
    上周去参加了NYLA2012的会,如果有机会以后会写写;
    试图在新浪微博上做一些宣传图书馆学的工作(“图书馆视野”帐号),目前还在初步的探索阶段;
    开始考虑和职业生涯有关的事情,比如前段用Google Sites做了一个专业档案:https://sites.google.com/site/kailinalsi/

等等。

————————Nalsi的分割线————————

最近试图在中文的环境下引起一些话题,比如“什么是专业图书馆员”“图书馆/图书馆学的边界”(后面一个在封闭的“书社会”社区,需要注册访问)。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讨论。

其实收到了一些蛮消极的评论。虽然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有点灰心,不过我也知道,改变一个环境当然是不容易的——理想主义者只有在成为勇敢的现实主义者之后才能实践理想。我所做的,只不过希望是尽可能做得更好,然后把这样的价值传递给愿意接受这样价值的人,然后期待到达critical mass,然后改变一些什么吧。

我期待和各位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

清华图书馆讲座及参观记

5月29日旁听了在(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的一个讨论会。有两个内容,分别是台湾大学推广组的组长童敏慧老师主讲的《行销和推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几个新尝试》,以及活动赞助厂商Taylor and Francis的马岚同学主讲的《社会媒体对图书馆员的影响》。

之所以是讨论会而不是讲座,是因为主办方有意把这个活动变得更加互动,本来在两个报告结束后会有很大段的讨论环节。可惜最后时间没有控制好,所以还是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讲座,颇为可惜。对于这两个内容,第一个报告是极好的,里面有台湾大学在图书馆营销方面丰富的经验。对于第二个内容,我个人有点恐惧从宏观的角度讲为什么图书馆员应该要使用社会媒体(或者具体的社会化媒体服务)这样的题目,所以听得支离破碎,因而对于这一部分,下面不会过多介绍。

童老师开宗明义,一上来就定义了图书馆的公关(“PR 2.0”)应该力图通过图书馆员和读者的个人形象建立图书馆的品牌;图书馆应该实行分众服务;而且图书馆应该让用户参与进来。(对于最后一点,最近正好在翻译半本关于儿童图书馆的书,里面提到近来英国儿童图书馆的趋势之一就是儿童参与到图书馆的设计中;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设计中,无论是不是报告人这里的本意,我想这种意义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跑题了。)她举了很多案例证明图书馆员和读者的个人形象和叙事在图书馆营销中的应用,很有感觉的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出版物“In Our Own Words”(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这份宣传材料里面完全是用个人体验来现身说法,这样的叙事对于读者来说是更有吸引力的。(一个引申就是图书馆宣传片,清华大学图书馆做的宣传片“爱上图书馆”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别于那些无趣的政绩宣传片,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台大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趣的尝试,简单的记录如下:

让对图书馆使用的指南进入老师的课程中;

  • 建设数字课程和游戏:2009年推出了一款网络化的类游戏性质的“图书馆探索之旅”的在线服务,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2010年开始推出了现在的图书馆游戏,共12款:http://elearning.lib.ntu.edu.tw/ntul_game/open.html (台大图书馆数位学习网是图书馆数字学习的门户,网站做得非常漂亮),包含认识图书馆首页、分类法的排列、图书馆的vpn、图书馆相关政策、各类馆藏的位置、报纸资料库、有关期刊的使用……等各个相关的内容。【图书馆的游戏化 (gamification)是这几年美国图书馆学里面很流行的一个题目,一方面当然美国的很多公共图书馆,甚至也包括大学图书馆(比如最近的芝加哥大学)都提供了游戏馆藏和针对这些游戏馆藏的服务;但是“游戏化”这个词更多的是指如何以游戏的方式来设计图书馆的服务,或者是以游戏的方式来提供图书馆的体验。对于前者,目前最有名的一个案例可能就是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addersfield)柠檬树项目(Lemon Tree),这个项目把整个图书馆服务变成了一个游戏流程,你借书、还书之后都能得到相应的游戏奖励,以及游戏徽章;台大的图书馆游戏可以被视作后者。】
  • 台大新生的图书馆培训项目(“新生入门书院”):台大图书馆利用了台大入学培训的机会,在所有学生比如参加的3天入学workshop中开设了图书馆的课程。但是比较不同的是,他们坚持小班授课(40名图书馆员志愿加入授课);制作了专门的T恤衫以传递图书馆的形象;而且还在课程中辅以有趣的图书馆短片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 印制贴近学生和老师的图书馆手册:主讲人认为图书馆手册不宜无纸化,而应该实体印刷,便于学生的取用。另外在手册设计上,打破制式化的设计;强化图形和视觉设计;以人为主,有人情味;馆员和读者加入;从读者的眼光着手。另外对学生和新进教师的手册完全不同,后者强调强调图书馆如何提升个人竞争力,并且支持学术和教学;
  • 拍摄短片:台大在几年前邀请了歌手卢广仲改变了他自己的一首歌,拍成了很有名的《早安图书馆》的歌曲(视频的部分是图书馆员自己做的,我很惊讶台大很多这样的短片都是自己做的)。它们每年都会拍摄一个新的短片,比如第二年就拍摄了《明日的履历表》(墙内没找到)。主讲人特别强调了影片应该以建筑物和书为主角。
  • 扩展读者服务:比如利用图书馆购买的英语学习资源面向校内职员提供英语培训;图书馆员对校内教员提供信息素养(Endnote)的培训;也提供了面向民众的人文讲座等等。
  • 图书馆寻宝活动:并不是基于二维码的。

如果说有任何评论,那我只能说图书馆的宣传再强调也不为过(英式中文)。而且是很容易,但也很难的。

————————参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分割线————————

6.1日,再次承蒙常薇同学,得以参观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本馆和今年新建成的文科馆。

清华大学的本馆是一座非常有韵味的建筑,它的三部分分别是1910年代、1930年代和1980年代末建成的,但是三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了一起,毫无违和感。清华老馆中的书库美轮美奂,不仅馆藏丰富,而且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古朴。图书馆充满了古风,是一个绝好的学习的环境。

相比而言,清华的文科馆确实是有些逊色的。不过在文科馆惊讶的发现,它的各种文字的资料是混合排架的,这在国内没有国外背景的图书馆中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是绝无仅有的话)。另外,我很喜欢文科馆中透明的馆长/副馆长办公室,图书馆的运作应该是透明的。而且这座图书馆中设有专门的“通话区域”,读者可以在一个密封的走廊中接电话,而不用影响其他人。

另外,今天看到了清华图书馆中的图书馆猫。手机的相机不给力(本人是小米手机,不知为什么,相机效果很差),所以从网上找了一张图片放在了上面。

写博记

搬家8个月,写博60篇。我任何一个博客上终于第一次出现了第200篇日志。

在今年二月中旬之后,我的博客第一次出现了相对可观而且稳定的访问量。

在某种程度上,这再次印证了:Weibo trumps all. 【作为注脚,最近几个月,我也在有意识的越来越多通过微博来发布信息。】

————————————

我心中的专业图书馆博客,目前仍然在日常更新的,只有编目精灵、书蠹精、图谋数个而已。在“微博时代”,图书馆专业博客除了对作者本人的价值之外,是不是还有更大的价值呢?这个问题困惑我很久了。

当然这个问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我被问及我的博客有什么价值,我也肯定会骄傲的说,这个博客让我去关注了太多的事情。没有它,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但是,在一个没有这么简单的情景下,我还是觉得,作为单纯“译介类”的博客,有很多问题我是躲不过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在做的事情别人也在做。

尤其是国科图的同学,他们有一个很棒而且人数很多的团队,在追踪几乎是图书馆界各方面的动态。(其成果,可见的部分,见于国科图机构知识库的《图情领域发展战略扫描》和《图书情报工作动态》两本内刊。当然据之前一位同学说,还有很多的内容,只是在国科图内部流传的。)

自然,博客比起任何期刊来说都要更快。在和国科图的成果相比较的时候,也许更透明。在一个理想状态里,专业博客的文章应该是更有专业性的个人立场的。

说到专业性,今天正好看到Library Juice博客【这是另一个集体维护的博客,其实这种模式很值得想要做专业博客的同学参考】上的一篇博文:De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library blogosphere(图书馆“去职业化”和博客圈)。这篇博文的作者认为对于当前图书馆去职业化的趋势,很多图书馆博客是应当附有一部分责任的,因为它们不够专业。我当然并不能认同作者一些具体而微的“非职业”的标准,比如讨论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云云。但是作为总体,这篇文章还是对我很有启发的:

  1. 中外的图书馆社区的环境完全不同:别人视为不那么专业的,我们视为专业
  2. 博客终归不能取代专业的图书馆学研究;它只是图书馆学里面的一个很少的领域
  3. 或许,微博终将代替博客,但是这个取代是一种更大的“退化”么?

以上三条瞎想,供各位批判。

————————————

今年不久之后即将去国怀乡,这个微博也可能会暂停很久。这对于我来说,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去想明白一些事情。

————————————

请各位原谅我的自言自语。并且希望在未来继续关注这个博客,或者本人的微博。(虽然我不确定,3月16号之后我还会不会继续在上面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