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能够理解图书馆术语么?

之前,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图书馆员John Kupersmith做的一个网站“Library Terms That Users Understand”(用户所理解的图书馆术语)。根据网站上的说明,这个网站建立于2002年,它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以帮助图书馆员在做网站的时候改进对于资源和服务的描述,因为显然我们都知道,用户不了解图书馆的很多术语。【但是根据我的印象,术语似乎并没有成为图书馆2.0运动所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虽然我有点奇怪何以如此。】

这个网站的核心部分就是它收集了51个图书馆可用性的调查(年代,自不必言,也都是在2002年之前的),以此为基础,John Kupersmith对于图书馆术语进行了相关的建议。【此外,对于和实践更相关的,本文也讨论了研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调查的主要发现:

  • 根据14座图书馆进行的20次调查,用户查找期刊文章和期刊数据库的只有52%。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图书馆术语的障碍。
  • 最常被用户误解的图书馆术语包括:Acronyms & brand names(图书馆缩写和品牌名称)、Database(“数据库”)、Library Catalog(“图书馆目录”)、E-journals(“电子期刊”)、Index(“索引”)、Interlibrary Loan(“馆际互借”)、Periodical or Serial(“期刊”或者“连续出版物”)、Reference(“参考咨询”)、Resource(“资源”)、Subject categories(主题范畴,比如“人文学”或者“社会科学”)

最佳实践:

  • 进行用户理解程度的测试;
  • 避免使用上述用户经常误解的词汇;
  • 使用自然语言(尤其在主页上):比如馆际互借可以用“从另一座图书馆借书”代替;经常使用对用户有用的目标词汇,比如使用“借书”、“借期刊”;
  • 使用词语或者图片来解释一些可能难以理解的词汇;
  • 提供多个路径,让用户即便理解错误,也能到达他想要的地方;
  • 保持前后一致;

————————————

这篇文章被作者发到加州大学的机构仓储里。另外,也可以参见作者在2005年的Internet Librarian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

在网上稍微查找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讨论过中文图书馆网站的术语问题。不过另一方面说,哪些术语是用户不能理解的,或者怎样能够更好的改进术语的问题。这些基本的工作很值得我们从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