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21两题

Bibliographic Wilderness(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博客是谁写的,从有印象开始这个博客就上不去)最近连发了两个帖子,分别讨论了MARC21中关于4XX/8XX7XX的问题:

对于丛编来说,当前的做法废除了440字段,把丛编说明的转录的形式著录在490字段,把规范形式(如果有的话)著录在8XX字段。在图书馆界面的显示上,490对应的就是“丛编说明”,如果有对应的8XX(第一位指示符1)就把这个丛编说明链接上对应的规范文档,如果没有对应的8XX(第一位指示符0)就不设置这个链接。这些当然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MARC数据中经常有一条数据有几个丛编说明的情况,这样机器就没法判断哪个490对应的是哪个8XX。当然一本书有几个丛编说明的情况确实不多,但是这是一个显而易见而且暂时没有解决方法的bug。作者在这篇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当然有许多人觉得AACR2/MARC的应用是简单而且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反例,说明这个规则是有问题的。

对于7XX,它有可能只是一个次要责任者,也有可能是一个分析款目。对于分析款目的第二位指示符是2,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第一位指示符#叫做“无信息提供”,也就是说我们没法通过这一位指示符来判断这个字段到底是责任者还是分析款目。而且这一位的指示符没有“不是分析款目”这个选择。而且显然,7XXt也不是分析款目的必要条件,所以作者提出问题,我们该怎样让计算机判断一个7XX是或者不是分析款目。

当然对于我来说,这两篇文章涉及的是同一个问题:MARC是一种缺乏语义的规则。在实践层面解决这两个问题怕是很难的。

 

Nalsi的九月上海游记. Part 1, “云计算与图书馆”

乘坐D321,早上大概730到达上海站。下了火车,发现天很热。

乘地铁1号线换5号线到东川路站。下车的时候已经接近845。在地铁站打一辆车,到上交大的南门。表上是9块钱,可是我身上没有零钱,所以给了司机一张100,他把所有零钱都给了我,数了数,是85块。走进学校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学校里有两个图书馆,后来经过很大一番周折(此处郑重感谢顾晓光同学),迟到了几分钟终于找到盖得很华丽的交大图书馆。

走进会场发现会还没有开始(几位专家堵车了)。第一眼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因为我开始关注图书馆博客的时候,老槐已经停博了)老槐范老师,然后又相继看到Keven和精灵老师,很激动。

然后会议开始。馆长致辞,忽略不谈。

第一个presentation是上交大的李明禄老师,他从一个比较一般的角度介绍了云计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然后迟到的李国新老师补充了一个致辞。他提到云计算如何能够有助于共享工程,这个问题在一天会议的最后又被重新提起。

第二个主讲人是孙卫老师,这一场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一件事情就是精灵老师的博客里面也提到的:互联网是天,天上的一组一组的应用就是云这个比喻。他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看法就是,他义正辞严的表示:私有云不算云。(而且他还反复提到图书馆应该提高效率,重视节能)

第三个主讲人是Calis的总工程师王文清。对于我来说,他的内容过于细节了,而且口音也实在太重,所以听得比较离散。

下午回来之后是胡老师的云计算@图书馆,这个presentation秉持了她一贯的高水准和个人风格。里面介绍了很多云计算的实例(虽然其中一些可能会有人觉得不是云计算——想到,对于我来说,李明禄老师把邮件服务或者搜索引擎也算作云计算虽然可以接受,但总是怪怪的),而且惭愧的发现其中很多实例我都没听说过。

最后一个主题发言是自称“为了搞活气氛”的赵亮老师。这是很棒的一个ppt,提出了一些总体上的问题。

在后面的自由讨论时间,我对于范老师的一个看法记忆犹新,就是说云不是用于大型图书馆的,应该用在基层的图书馆(比如乡镇图书馆或者中小学图书馆——下午一开始,他在李文清老师的发言之后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他问Calis是不是有计划把他们的服务覆盖到中小学图书馆)。这种“图书馆不应该单纯为技术而技术”的态度让我很赞叹。

 

 

关于我的立场。在不那么技术的角度,我是带着一颗追星族的心走进会场的,能够听到精灵、老槐、Keven或者萧德洪馆长这些大名字的意见并且见到他们本人是非常让人激动的。(当然,后来发生了更让我激动的事情……)

在专业的方面,我的立场可以归纳为“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领域的、支持技术的从业者”的立场。一方面,会上谈到的地点包括上海、苏州、厦门、重庆,北京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技术方面的缺失是非常让我遗憾的,虽然这件事本身也需要我以及我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就像老槐所说,技术是为了让图书馆改进服务的。在云计算这个问题上,对于我来说,中国的图书馆谈论云计算(当然除了最基本的应用层面,也就是孙卫老师所说的D层之外)基本上还是纸上谈兵(虽然理念先行也是我赞同的一个看法,但是对于总体环境来说,还是实例更有说服力)。我个人当然无限期待能够开发出具体的实例,或者是对外国实例的译介。

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有另外一个困惑,就是云计算是什么。在自由发言的时候我感觉尤甚,人们在谈论的“云计算”可能是不同的事情。显然云计算存在着不同的层次(Iaas/Paas/SaaS或者孙卫老师区分的四个云层),对于当前的图书馆来说,进行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应该是不难的,而且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展2.0的服务,他们自然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云计算的应用(即便是不经意的)。但是真正比较困难的是更高层次的内容,比如图书馆是否应该搭建云,或者图书馆是否应该把自己整体的系统/数据放在云端。

参见:

编目精灵: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参会

西望图腾:上海参会记(六):上海交大云计算会

数图研究笔记:云计算与图书馆会议落幕

iLab与图书馆会议纪要

本次会议的PPT:http://it4l.dlresearch.cn/node/124

Nalsi的九月上海游记. Part 0, 序言

名义上为了参加“云计算与图书馆”的会,实际上也是为了重访这个上次留下了极好印象的城市,Nalsi在9月重新来到上海。

当然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次也是本人的很多milestone。

所以敬请期待接下来的几次游记吧。

————

参见:


Nalsi的意识流体上海游记 (一)

 


Nalsi的意识流体的上海游记 (二)

 


Nalsi的上海游记 (附记之一)

 

【翻译】Remember OPAC Suckiness

原文链接:http://blogs.talis.com/panlibus/archives/2009/09/remember-opac-suckiness.php

作者:Richard Wallis

译者:Nalsi

 

大概是三年以前,这个概念非常流行。Karen Schneider甚至在ALA TechSource博客上写了三篇系列博文探讨OPAC是怎样烂透了的,在这些文章中,她列出了OPAC的糟糕之处以及它需要改进的功能。Karen并不是一个人,Jennifer Macaulay2006年的这篇博客提醒了我们这一点。


你可能会奇怪我为什么又想起这件事。我正在准备一个发言的内容,然后我注意到我正在截屏的两个网站竟然如此不同。第一个网站是一个传统的网站,它比其它任何网站都更能提醒我们,图书馆远远的落在了其它网站的后面。如果Amazon像我们传统的OPAC一样糟糕用一个有趣的外观接通了Amazon.com网络服务,这个网站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avid Walker建立的,它的意图是让这个众人皆知的网络书商看上去一直拥有我们图书馆系统的样子。直到最近,这个界面都运作良好。不幸的是,Amazon的网络服务最近有了变化,这个网站在点击几次之后就有问题了。(如果你关注David,你知道他想不想修复这个网站?)


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RSAMD)最近推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界面,我正在比较这两个界面。比较这两个界面,我们就会知道OPAC(如果我们还应该使用这个名字),以及更重要的,图书馆员改进OPAC的抱负,在过去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已经到达彼岸了么?研究Karen2006年的列表,你会发现上面的许多事项都已经是所谓的下一代OPAC的标准了,比如说相关度排序、拼写建议或者分面检索,所以我们正在路上。就像在RSAMD的界面上看到的那样,图书馆搜索的界面现在已经能够位居整个网络上最好的网站之列了。

当然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我们现在是否还需要关注一个目标网站,图书馆的目录就建立在这个网站上,或者我们视野要更加开阔,研究整体图书馆在网络上的表现如何成为整体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的答案是二者得兼。赏心悦目的目录界面应当成为我们的常规,而不是供我们欣赏或者研究的特例。而且,无缝的传送图书馆服务,让这些服务成为我们读者网络体验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我不知道三年后,我又会看到怎样的对比……

————

译者按:我没有作者那么自信,无论如何。也许从局部来看,某些OPAC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OPAC停留在n年前的状况中。

但是作者的结论确实是没错的。